結婚嫁妝準備全攻略:傳統習俗一次看懂
結婚嫁妝準備全攻略:傳統習俗一次看懂

結婚習俗琳瑯滿目,很多新人在籌備婚禮時常會疑惑:「嫁妝要準備哪些東西?壓箱是什麼?一定要準備子孫桶嗎?」這篇文章就來一次幫你解答,讓你輕鬆搞懂嫁妝的意義、準備方式與注意事項,不再手忙腳亂!
嫁妝是什麼?嫁妝的意義與由來
嫁妝,也叫「妝奩(ㄌㄧㄢˊ)」,是女方在結婚時陪嫁到男方家的用品。在古代,這些嫁妝不只是生活用品,更是保障女兒婚後生活的資產。如果夫家發生變故,嫁妝可以拿來支撐家用與孩子的教育開支。
現代的嫁妝雖然不再具備「保命錢」的功能,但象徵著女方的心意與家庭對女兒的祝福。它代表女方的經濟能力,也是傳統文化中對新娘地位的尊重。
嫁妝要準備什麼?嫁妝清單總整理
除了日常生活用品(例如牙刷、棉被、洗沐用品)外,還有一些傳統儀式物品需要注意:
1. 頭擔(謝籃)
放置給婆婆和祖母的禮物,例如婆婆花、緣錢粉、見面禮。如果男方還有祖母,別忘了準備「阿嬤花」。
2. 壓箱
通常準備兩個行李箱,裝著新娘婚後會用到的生活用品(如內衣褲、睡衣、新衣、鞋子等),也可放象徵好運的物品:紅包、木炭、五穀、銅板等。
3. 尾擔(子孫桶)
包括紅色塑膠腳桶、溲桶、育桶,用紅布包好,有祝福新人生兒育女、財富滿滿的意思。
壓箱是什麼?壓箱要裝什麼?
「壓箱」就是陪嫁的兩個行李箱,象徵新娘帶著完整生活準備進入婚姻。
常見壓箱內容:
-
6~12 套新衣(或舊衣)、新鞋
-
銅板(圓滿之意)
-
木炭與五穀(象徵子孫興旺)
-
紅包(傳統稱「救命錢」)
小提醒:
-
行李箱貼上「囍」字
-
可由姊妹幫忙準備,若生肖相沖須迴避
-
要準備「壓箱喜禮」給幫忙者
子孫桶是什麼?有什麼涵義?
子孫桶是一組紅色塑膠桶,有腳桶(洗澡)、溲桶(小便)、育桶(生產用),用紅布包起來,象徵新婚夫妻「人丁興旺、財庫豐盛」。
還會搭配祝福吉祥語,例如:
-
「入門腹肚暫暫大,致蔭尪婿通看活」
-
「將桶摜來房門邊,新娘蔭夫大賺錢」
嫁妝什麼時候送?有哪些注意事項?
送嫁妝時間:
-
最常見是在結婚前一天
-
也可以在結婚當天早上或迎娶時一起送到男方家
注意事項:
-
結婚前一天,雙方大家長不宜見面
-
送嫁妝由女方兄弟或直系男性親屬負責(稱為「押嫁妝」)
-
車輛、人員需為「雙數」
-
男方須準備喜糖、喜煙與喜錢答禮
-
忌送床、鍋、鐘(諧音不吉)
嫁妝與六禮有什麼不同?
很多人會搞混「嫁妝」與「六禮/十二禮」,簡單來說:
-
六禮、十二禮:是訂婚時雙方互贈的禮品,內容有清單
-
嫁妝:是女方送到男方家的陪嫁物品,不一定是必要,但若男方有給聘金,女方通常會準備價值相當的嫁妝回禮
小結:嫁妝是祝福,也是文化傳承
雖然現在許多人不再遵循傳統儀式的每一個細節,但嫁妝仍然是一種對婚姻的祝福,也是文化的延續。你可以依照家庭傳統與個人喜好自由調整內容,讓婚禮更貼近自己,也能減少壓力。
📸 作為婚禮攝影師,我最常見到的,是新人與家人一同準備嫁妝、笑中帶淚的感人畫面。這些細節,不只藏著文化,也藏著情感。
👉 想了解更多婚禮流程與準備小知識?
歡迎繼續閱讀我整理的【婚禮小知識】:
📖 https://kuantou.com.tw/weddingtips